灵创逸

从心开始

聊聊“乩童”的故事:闽南民俗之“挡境

在闽南,基本上每个村都有对应的保护神(境主神)。

闽南话一般称呼为:挡境(音译)或铺境,其主要职责是保护境内百姓的安全,将一切不祥之物阻挡在境外,确保境内平安。

从闽南民俗的角度,认为人的一生从生到死,包括一生的经历行为功过都会在挡境处完整记录。一个人从投生,是由斗姆根据前世功过愿力来定夺其今生先后天命格和投生环境,在南北斗陶魂铸魄之后,经由城隍登记造册后,由城隍土地送至相应挡境庙登记投生家庭,再由投生家庭的家宅土地引领至投生家庭内向司命报备,最后根据注生娘娘根据因果定夺的投生时间,由婆姐娘娘送至母亲体内接受胎孕而投生。人生终结时同样是由家宅土地送至挡境处销户,再送回城隍处定夺一生功过。所以,挡境在闽南不少民众的心中,有着挺重要的分量,相对应的,每个村里一般都会有一座供奉挡境的宫庙。

村里的挡境一般有2种:

1、道教神明、佛教佛、菩萨、民间信仰的神明(如代天巡狩王爷)

2、某个姓氏祖先神明,如某个大部分姓郭的村,其挡境为郭忠福(广泽尊王)

正常情况下挡境是固定某神明,但实际上由于时代的变迁,或者乩童的变化,有些村的挡境也会跟着出现变化。

特别是由于某个特定时期导致的几十年的断层,近些年更是出现了各种情况。

(后续根据情况再看是否进一步细说)

由于有些挡境年代久远且香火兴旺,或是祖辈遗留下的神明香火,在境内世代传承,无法考究最初的来源。

而民间信仰的神明,一般都有对应的历史传说,如:池府王爷。

据传姓池名然,又名德诚,字逢春。明朝南京人氏,文武双全,文中举人,武中进士(万历三年1575年)。性狷介有骨气,素怀济世抚危报国安邦之志。万历年间某日,奉旨调任福建漳州府台,途经今厦门市翔安区地界小盈岭时,邂逅二个玄衣人。他从交谈中获悉,这二人乃天使,奉玉皇大帝旨意欲往漳郡撒播瘟药,流布瘟疫,裁减人口。池然一听遂设计骗取了瘟药吞服,以绝后患。天使见此也可奈何,只好收回天廷,如实禀报。之后,池然继续带著随从匆赶路。及至今厦门市翔安区马巷地面,毒性发作,脸色遽然变黑。他自己意识到大限已到,立马歇于附近一巨榕之下盘足升天。玉皇大帝感念他宽厚仁慈,爱民如子之精神,赦封“代天巡狩总制总巡王”,晋爵王爷,派往马巷为神。当地乡绅据此雕塑神像,建庙祀之。后其灵应事迹甚多,一直受到民间广为崇拜。自明迄今,池府开基祖庙——马巷元威殿,又名元威堂,俗称"池王宫"威灵显赫,香火鼎盛,名闻遐迩,分炉甚多,主要分布在闽南十三县市(包括金门)、台湾、以及新、马、泰、菲等地达1000余座。每年六月十八是祂的聖誕千秋日。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搜索

Powered By Z-BlogPHP 1.7.3

www.lcy.com.cn 备案号:闽ICP备09019958号-1 公安备案号35021302000101